美国龙虾种类,美国龙虾种类大全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美国龙虾种类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美国龙虾种类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美国的龙虾有哪些品种?
加拿大龙虾的正式名称叫做美洲龙虾,英文名为American Lobster, 有些人翻译成美国龙虾,实际上美国龙虾(美洲龙虾)与加拿大龙虾是一个品种,而且由于美国捕捞的龙虾多捕自美国缅因州海域,所以美国龙虾又称为缅因龙虾,但不管是美国龙虾、加拿大龙虾、缅因龙虾还是波士顿龙虾(波士顿为美国海产品集散中心)均为同一品种的不同名字而已。
龙虾的分类?
龙虾种类有:波士顿龙虾、澳大利亚岩龙虾、墨西哥红龙、青龙虾、花龙、智利龙虾、南非龙虾、花龙等。
1、波士顿龙虾:全身黑绿的波士顿龙虾特徽为一对大龙虾钳,钳因活动过多而肉质较粗。
2、澳大利亚岩龙虾:澳龙通体火红色,体大肥美、营养丰富、肉质细嫩、味道鲜美香甜。
3、墨西哥红龙:产自北美洲墨西哥,身体呈粉红色或红色,长须、无钳,腿上有亮红色条纹。
4、青龙虾:青龙虾又名波纹龙虾,外壳坚硬、色彩斑斓、腹部短小。
5、花龙:花龙生长在南美洲地区,花龙身体底色呈橄榄绿色或褐色,有美丽的五彩花纹,没有钳,有长须。
6、智利龙虾:智利龙虾属岩龙虾,智利颜色比澳洲龙虾略浅,但色泽鲜艳。
7、南非龙虾:南非龙全身呈宗红色,煮熟后呈鲜红色。在龙虾品种中重量及规格较小,因此被称为龙虾仔。
8、花龙:有黑褐色和黄色相间的斑纹,体色多彩明亮。广泛分布于日本、南太平洋和印度洋,为南太平洋的重要品种。
全球龙虾有400多种,重要的商业捕捞种类有十多种,目前很多种类在市场上都能看到。龙虾的种类繁多,名字也五花八门,商业捕捞品种从外形上看,分为两种,分为有螯(有钳子)和无螯(没有钳子)的龙虾。有螯的龙虾,顾名思义,属于螯龙虾,无螯的龙虾是岩龙虾,也叫刺龙虾。
世界上最大的龙虾品种排名前十名?
1、中国龙虾
又称作本港龙虾,是中国特有种,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海和东海南部近岸海区,这种龙虾因产量少,价格非常昂贵,平时价格在500元/斤,节***日或者是过年可以卖到1200元/斤。
2、锦绣龙虾
锦绣龙虾俗称花龙,是龙虾中体型最大的一种,体长可达到60厘米,主要分布在日本、澳洲和斐济群岛,以及中国南海和台湾海域。由于锦绣龙虾人工养殖较多,养殖体型较小,价格相对便宜,一般200-350元/斤。
3、波纹龙虾
波纹龙虾又叫做青龙,青壳仔,沙龙,这种龙虾平均每只重1斤,比澳洲龙细,但贵一倍多,只因外壳薄肉爽而甜,味道香,胜过其它龙虾。
4、黑白纹龙虾
黑白纹龙虾又叫做杂色龙虾,杉龙,其全身深绿,间以黑白间纹,肉质雪白晶莹,清甜而爽脆,食味甚佳,主要产自东南亚、台湾海峡及南中国一带。黑白纹龙虾产量不高,且捕获的体形较小,价格在300元/斤左右。
5、澳洲龙虾
龙虾的同类?
蝲蛄又叫做“大头虾”,它跟海里的龙虾长得也很相似,是龙虾的同类,所以又被称为“淡水龙虾”。目前我国有4种蝲蛄,主要生活在东北地区,一般在溪流、河川、湖泊栖息和繁殖。对于吃货来说,它的肉质鲜香细嫩,味道比小龙虾好吃多了,但是只能来到东北才可以吃到。
龙虾同类有波士顿龙虾、澳大利亚岩龙虾、墨西哥红龙、青龙虾、花龙、智利龙虾、南非龙虾、花龙等。波士顿龙虾:全身黑绿的波士顿龙虾特徽为一对大龙虾钳,钳因活动过多而肉质较粗。澳大利亚岩龙虾:澳龙通体火红色,体大肥美、营养丰富、肉质细嫩、味道鲜美香甜。墨西哥红龙:产自北美洲墨西哥,身体呈粉红色或红色,长须、无钳,腿上有亮红色条纹。
龙虾种类有:波士顿龙虾、澳大利亚岩龙虾、墨西哥红龙、青龙虾、花龙、智利龙虾、南非龙虾、花龙等。
1、波士顿龙虾:全身黑绿的波士顿龙虾特徽为一对大龙虾钳,钳因活动过多而肉质较粗。
2、澳大利亚岩龙虾:澳龙通体火红色,体大肥美、营养丰富、肉质细嫩、味道鲜美香甜。
3、墨西哥红龙:产自北美洲墨西哥,身体呈粉红色或红色,长须、无钳,腿上有亮红色条纹。
4、青龙虾:青龙虾又名波纹龙虾,外壳坚硬、色彩斑斓、腹部短小。
5、花龙:花龙生长在南美洲地区,花龙身体底色呈橄榄绿色或褐色,有美丽的五彩花纹,没有钳,有长须。
6、智利龙虾:智利龙虾属岩龙虾,智利颜色比澳洲龙虾略浅,但色泽鲜艳。
7、南非龙虾:南非龙全身呈宗红色,煮熟后呈鲜红色。在龙虾品种中重量及规格较小,因此被称为龙虾仔。
8、花龙:有黑褐色和***相间的斑纹,体色多彩明亮。广泛分布于日本、南太平洋和印度洋,为南太平洋的重要品种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国龙虾种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美国龙虾种类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pinholedentistedmondswa.com/post/7739.html